瑞技科技

重磅消息

EN
 
未来已来:3D视频会议如何引领沟通方式的变革
首页 > 网站博客 > 未来已来:3D视频会议如何引领沟通方式的变革

未来已来:3D视频会议如何引领沟通方式的变革

在近期的欧洲集成系统大会上,与会者体验了两种创新的3D视频会议方案。思科展示了其Spatial Webex Meetings解决方案,该方案借助苹果Vision Pro眼镜实现沉浸式会议体验。业界普遍推测,下一代苹果Vision Pro眼镜有望降低成本。与此同时,谷歌则预先展示了其Starline技术,该技术与惠普合作,通过专用设备为用户提供更逼真的3D体验,无需依赖特殊眼镜。两种展示均引发了广泛关注。 

 

当前,2D视频已广泛应用于手机、电视、影院等场景,被大众普遍接受。然而,从自然感知的角度来看,3D视频更具优势。现实世界本就是三维的,人类的视觉系统通过双眼接收到的略微不同的图像,经大脑融合后形成深度感知。因此,观看3D视频更能契合人类的自然视觉习惯。尽管3D视频目前尚未普及,但从长远来看,其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视频形式。未来某天,2D视频可能会像如今的黑白电影一样,成为一种带有时代印记的视频形式。 

3D视频会议技术解析

3D,即三维空间,包含长度、宽度和高度三个维度。传统屏幕如同纸张,仅能呈现长度与宽度,深度信息需由观众自行推断。在二维平面上营造深度感,主要有两种方法:一是增加真实深度,如印刷领域的立体书,通过特殊设计使图像呈现出立体效果;二是利用视觉错觉,在二维平面上模拟深度。人类的双眼能捕捉到略微不同的视角,大脑融合这些信息后便能感知深度。在视频屏幕上实现这一效果,需捕捉并显示两组独立图像,分别对应左右眼。可采用双摄像头近距离拍摄获取3D图像,或借助计算机生成图像(CGI)在后期模拟3D效果,但后者仅为模拟而非真实3D。 

 

将两组图像分别呈现给左右眼是实现3D效果的关键难点。常见方法是使用3D眼镜,通过颜色过滤或偏振技术使每只眼仅接收对应的图像。然而,在视频会议场景中,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局限。颜色显示需与屏幕高度同步,否则易出现色差;偏振眼镜则与标准显示器兼容性差,实际使用中多有不便。 

Spatial Webex Meetings vs. Google Starline

在3D视频会议领域,思科与谷歌均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解决方案。思科的 Spatial Webex Meetings 方案已正式推出,而谷歌的Starline技术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面向公众发布第六代产品。 

 

思科的 Spatial Webex Meetings 方案利用其Room Bar Pro设备上的双摄像头进行图像捕捉,并结合苹果Vision Pro眼镜实现3D观看。值得一提的是,Room Bar Pro本身配备双摄像头,其中一只原本用于房间分析。思科巧妙地利用现有硬件,与苹果合作推出空间会议功能,凡购买苹果Vision Pro眼镜的用户,即可免费使用该功能。 

 

谷歌的Starline技术则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径。在ISE上展示的第四代原型机已展现出成熟的技术架构,目前惠普正在开发第六代产品,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。尽管新一代产品的具体细节尚未完全公布,但预计其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将有显著优化。 

 

Starline采用视频亭设计,实现一对一的3D会议体验。其核心优势在于无需任何特殊眼镜即可呈现真正的3D效果。该技术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和多摄像头系统,分别为左右眼生成独立图像。体验设备在每个亭子中配备了六个摄像头,谷歌将这些图像整合为一个图像流,针对65英寸光场显示器(LFD)进行优化。光场显示器通过不同角度呈现图像,增强了3D效果。视频亭的设计将参与者限定在较小的空间内,使3D效果在特定视角下达到最佳。远程参与者以真人大小的3D形象出现,仿佛近在咫尺,极大地提升了会议的沉浸感。 

 

思科的优势在于其对现有视频会议设备的良好兼容性,可充分利用会议室内的标准视频设备,并借助苹果眼镜实现3D效果。然而,苹果眼镜遮挡佩戴者面部表情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。相比之下,谷歌Starline无需眼镜的特性显著提升了交互体验,但目前该方案仅支持一对一会议,应用场景相对有限。两种方案均可与现有的大型会议平台集成,但在集成时无法保留3D效果。 

 

总体而言,思科的方案依赖苹果Vision Pro眼镜,而谷歌的方案则需要专用的视频亭。思科的 Spatial Webex Meetings 已正式推出,而谷歌的Starline尽管已发展至第六代,尚未正式面向公众发布。惠普的Starline设备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上市。 

3D视频会议的价值与挑战

3D视频的概念由来已久,但始终未能主流化,主要障碍在于技术复杂性高且成本昂贵。尽管3D视频的新颖性不容置疑,但要实现广泛应用,必须证明其除了酷炫之外的切实价值。消费者,尤其是企业用户,需要看到明确的成本效益。 

 

3D电视曾因多种原因未能成为主流消费电子产品,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求消费者改变观看习惯,特别是需要佩戴特殊眼镜。观看电视本是一种轻松随意的活动,而佩戴眼镜增加了额外负担,超出了大多数消费者的接受范围。类似地,3D视频会议也面临这一挑战。对于需要仔细观察物体细节的专业用户,可能会为了获取高精度的3D信息而愿意付出额外努力,但对于大多数商务会议用户而言,这种需求并不强烈。 

 

大规模采用3D视频会议面临两大主要障碍:技术复杂性与高昂成本。若价格合理,复杂性问题有望得到缓解。思科通过与苹果合作,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。与开发全新产品相比,苹果眼镜的成本相对较低。但总体而言,苹果眼镜在价格上优势有限。谷歌则致力于推广更自然、无需眼镜的3D技术,尽管其产品价格预计仍将居高不下。 

 

3D视频会议的一个关键应用场景是远程协作,尤其是分布式设计团队对物理原型的评估。两个系统均能支持此类应用,但思科的方案在可扩展性方面更具优势,可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清晰的3D原型展示。而Starline目前更适合两人设计团队使用,其理论上的扩展性受限于每个系统仅支持一名参与者。

 

成本问题仍是3D视频会议普及的主要障碍。对于已配备思科Room Bar Pro的组织,仍需额外采购苹果Vision Pro眼镜,含支持和配件在内的成本超过4000美元/副。惠普尚未公布Starline视频亭的价格,但预计会因更复杂的技术和设备设置而显著高于苹果眼镜。光场显示器(LFD)本身成本高昂,进一步推高了整体价格。需求与价格是决定市场接受度的关键因素。在价格大幅下降之前,3D视频会议的部署将局限于少数特定场景,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。

 

尽管目前3D视频会议的主流化尚需时日,但其代表的技术进步不容忽视。我们正逐步迈入大规模生产原型的时代,苹果眼镜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。这些产品描绘了未来3D交互的大胆愿景,远超当前市场水平。这些企业正在开拓全新的技术领域,旨在定义日益分散化世界中的沟通未来。作为概念验证,这些产品旨在收集实际应用场景和用户反馈。供应商需不断完善技术,优化制造流程,并充分吸收用户意见,以改进未来的版本。通过这一迭代过程,更实惠的3D会议解决方案有望问世。 

 

谷歌的Starline还面临着类似“Magic Leap”的困境。有多少组织能够在技术真正上市之前频繁宣传?每多一年的“即将推出”宣传,都会加剧市场的麻木感。对于第六代产品能否顺利推向市场,仍存在不确定性。 

结语

目前,供应商正在积极构建3D会议空间。思科Webex已率先推出相关功能,而Google Meet和惠普也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加入这一行列。3D视频会议作为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体验,尽管成本较高,但未来有望在特定应用场景中证明其价值。随着技术进步,成本预计会逐渐降低。对于有特殊需求的用户,这项技术已经触手可及,或者即将到来。 

 

然而,3D视频会议的普及仍需时间。目前我们熟悉的会议室正在持续升级,配备了更直观的控制设备、更优质的音频和视频、更智能的摄像头切换等,但短期内仍将保持2D形式。 

 

技术进步、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将推动微OLED显示器、处理器和LFD屏幕等关键组件的价格下降。但要实现主流应用,价格必须大幅下降。目前来看,3D会议将仍然是少数人的专属领域,这符合新兴技术的常见发展轨迹。 

未来已来:3D视频会议如何引领沟通方式的变革

联系瑞技

想要体验最前沿的视频会议技术,最酷炫的会议设备吗?那就立即联系我们吧——专业的一站式音视频会议解决方案提供商。